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微調初探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來,除了隨著社會環境及時空變遷,媒體素養、海洋教育、永續環保…等新興議題日益受到重視,各界殷切期盼綱要內涵能符合時代脈絡之外,教學基層亦對部分能力指標解讀存有疑義,因此檢討修訂課綱刻不容緩。在檢討過程中,7大學習領域劃分、學習節數分配等涉及課程架構議題,最受關注,經多次討論,因實證研究基礎不足,各方難有共識,暫未調整,課綱修訂定調為微調。但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已著手中小學課程發展基礎研究,希望透過國際比較、學理探討、實證調查,為下一波課程改革做好準備。

因應這次課綱微調,教育部採任務編組方式,成立「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總綱、各學習領域、生活課程暨重大議題研修小組」,遴聘240名學者專家及教師分19組進行研修,經座談會、公聽會等程序廣徵意見,從95年10月至97年1月止歷時一年完成修訂草案,隨後依程序提交國中小課綱研究發展小組以及課綱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於97年5月發布,將從100學年度起自一年級、七年級逐年向上實施,惟英語、自然、社會、藝文4類課程自三年級逐年向上實施。

因此次課綱微調重點繁多,難以一一臚列,有興趣的讀者,可進一步上教育部網站瞭解(網址:http://www.edu.tw/eje/index.aspx)。以下僅擇要說明,提供給讀者參考:

一、閱讀理解能力:在國語文課程方面,為使教材編選更貼近學生生活經驗且更多元,增加「應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及當代議題(如:海洋、生態、性別、族群等)及不同文類(如: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並兼顧各種文章表述方式(如: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等)」;另為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增加「課外讀物得自第二階段開始,列入學習評量範圍」。

二、培養健康觀念:在健體學習領域方面,增加認識藥物及對身體影響,提供藥物專業人員及可獲諮詢場所,內服或外用藥物正確使用,遵醫囑、不用他人藥物、適當存放等用藥觀念;團體邀約重要性的暸解,符合社會規範的異性交往原則,如:尊重隱私、個人安全等;強化媒體素養教學,明辨、抵制誇大不實媒體訊息,尋找合法、安全、有效、經濟的健康服務等。

三、公民素養培養: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方面,納入海洋教育、媒體素養,以及運用會議的規範與技巧,並強調從各種社會事件與環境案例中,省思個人行為對社會風氣與環境維護所造成的影響,並擬訂與執行實際保護自我、他人、社會與環境的方案。

四、資訊科技應用:在資訊教育重大議題方面,因應時代潮流與科技發展趨勢,增加學習運用資訊科技工具(如網路工具、應用軟體、程式設計)解決問題,利用網路工具(如網頁、部落格等)與他人分享的能力等,明定三至七年級每學年建議上課節數32-36節,以能力指標分年級敘寫學習內容,提出各類內容建議節數,讓資訊教育學習內容更完整、更有系統。

五、永續發展觀念:在環境教育重大議題方面,將近年來環境與永續的議題呈現出來,如:氣候變遷、海洋環境污染與保護、綠建築、綠色消費、生態旅遊…等議題納入學習內容中,並補充說明「綠建築」、動物福利、動物權、納入再生能源、節能減碳、提昇能源利用以及京都議定書等概念,說明環境保護非政府組織團體(NGO)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方面,則在能源開發與利用中的新興能源科技方面(例如汽電共生、生質能、油電混合動力車、燃料電池…等),增加列舉風能、太陽能,在資源的保育與利用方面,增加節能減碳、清潔生產等概念。

六、增加「海洋教育」重大議題:臺灣被海洋環繞,希望強化國民對整體自然環境的尊重,塑造「親海、愛海、知海」的教育情境,讓學生親近海洋、熱愛海洋與認識海洋,藉由海洋休閒或參與生動活潑的海洋體驗活動,分享其體驗經驗,從親近海洋歷程,導引熱愛海洋情操與增進探索海洋知識的興趣。

七、調整學習階段劃分:調整語文、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第一階段為一至二年級、第二階段為三至四年級、第三階段為五至六年級、第四階段為七至九年級),配合重新釐定各階段能力指標,使各階段之教科書編輯、選用,更符合實際運作的需求。

八、補充說明能力指標:針對教學現場反映能力指標解讀的疑義,如:文字用語混淆不一、過於抽象不具體、或重複之處,修正能力指標文字使之具體明確,或以註腳、補充說明或附錄的方式加以補充闡述,或提示基本課程內容,避免教科書編寫、審查或教師教學設計上的疑義,並適度縮小教科書各個版本之間的差異。

九、改進教科書編寫:修訂課綱實施要點,在教材編輯方面,增加「教科書的編輯,宜以專業為基礎,並在題材與情境上兼顧本土性與國際性」之規定,希望藉此豐富教科書內容及提升品質,強化學生臺灣主體意識及國際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